近日,紅廟子街道新居社區(qū)文化學校院內(nèi)不斷傳來孩子們稚嫩的驚呼與歡笑。一場由沙區(qū)科協(xié)聯(lián)合堅果科學實驗室共同舉辦的“科普‘魔法師’引領(lǐng)開學季”的科技秀活動正在熱烈舉行。30多名5至6歲的學齡前兒童睜大好奇的眼睛,一步步走進看似魔法、實為科學的奇妙世界。

活動伊始,志愿者老師搬出一個圓筒狀的裝置——“空氣大炮”。當他用力一拍,一股清晰可見的氣流漩渦迅速沖出,輕輕推倒了遠處的紙杯塔。孩子們發(fā)出“哇——”的齊聲驚嘆。幾位小朋友被邀請上前,親手操作裝置,老師耐心解釋道:“這是壓縮空氣突然被釋放出來的力量。”孩子們雖然不能完全明白“氣體膨脹”的原理,卻真切地感受到了“看不見的東西也有力氣”。

第二個實驗更像一場顏色魔術(shù)。志愿者將棕色的碘伏液倒入透明杯中,接著加入維生素C粉末,輕輕攪拌之后,液體竟然漸漸變得透明。孩子們湊近看,不時發(fā)出“顏色沒有啦!”“它去哪了?”的疑問。在老師的引導下,大家了解到這是“氧化劑”和“還原劑”之間的奇妙反應(yīng)。每個孩子都分到小杯子動手嘗試,一雙雙小手小心翼翼地攪拌,仿佛每一位都是小小化學家。

整個活動的高潮莫過于“掌中火”實驗。志愿者將丁烷氣體注入充滿洗手液的水中,撈起一堆泡沫,然后輕輕點燃——霎時間,火焰在掌心騰起,卻又迅速熄滅。孩子們先是倒吸一口涼氣,隨后爆發(fā)出熱烈掌聲。老師借此告訴大家,其實是肥皂水保護了皮膚,而火焰只是短暫燃燒了丁烷氣體。

隨后登場的是經(jīng)典的馬德堡半球?qū)嶒灐.攦蓚€銅半球被抽成真空時,幾名小朋友上前嘗試拉開它們,即便用盡全身力氣,半球依然緊緊相擁。更多孩子加入“拔河”行列,依然無法分離。沙區(qū)政協(xié)主席也親切參與,和孩子們一起努力嘗試,現(xiàn)場氣氛熱烈。通過這個實驗,他們第一次直觀地感受到“大氣壓力”的存在——原來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,擁有如此強大的力量。
壓軸環(huán)節(jié)“騰云駕霧”將現(xiàn)場變成了仙境。志愿者將液氮倒入熱水中,瞬間白色霧氣蓬勃涌出,孩子們仿佛置身云端,紛紛張開手臂揮舞,有的甚至輕聲叫出:“我是孫悟空!”笑聲和歡呼聲此起彼伏,活動也在這樣夢幻的氣氛中走向尾聲。整場活動持續(xù)約一個小時,孩子們卻意猶未盡。他們用鼓掌、驚呼、舉手參與表達了對這些“神奇現(xiàn)象”最直接的喜愛與好奇。科學不再是書本上枯燥的知識,而是可觸摸、可感受、可驚嘆的真實體驗。
通過這種輕松、有趣的方式開展科普活動,在孩子們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。沙依巴克區(qū)科協(xié)主席艾迪合木·牙合甫表示:“將來我們還會推出更多適合低齡孩子的科普活動,讓他們從小就能感受到——科學就在我們身邊。”
責任編輯:帕孜來提·吐魯洪
烏魯木齊市科協(xié) (沙依巴克區(qū)科協(xié) )路永琴 供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