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9日至20日,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第二十三屆學術年會在南京舉行。年會圍繞“引領綠色科技創新助推美麗中國建設”為主題,分為“美麗中國建設”“藍天保衛戰”“碧水保衛戰”“凈土保衛戰”“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治理”等九個專題,共有1136個學術報告進行交流分享。年會設置了開幕式暨特邀主旨報告、76個分會場、1個專題會議、科技成果轉化交流會、墻報交流和專題活動等環節,還頒發了2024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。
本屆學術年會76個分會場中,由自治區生態學會牽頭承辦的“凈土保衛戰”專題下的“鹽堿地綜合治理、利用及生態環境風險評估”分會,于7月19日下午在南京主會場舉辦。分會場由自治區生態學會理事長擔任主席,邀請了全國鹽堿地修復治理與綜合利用領域知名專家學者。分會緊緊圍繞鹽堿地綜合治理與生態環境風險評估,土壤鹽漬化及應對策略、土壤鹽漬化智能建模與時空反演等前沿領域,分享了最新科研成果與實踐。會議吸引了眾多學者參與,現場交流氣氛熱烈。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,本次分會成功搭建了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,為探索創新性、系統性、可持續的鹽堿地綜合治理與利用路徑,推動新疆乃至全國鹽堿地資源科學管理貢獻了智慧與方案,對深入打好“凈土保衛戰”意義重大。
這是自治區生態學會首次承辦該國家級學術年會分會場,并借國家級平臺為自治區生態學會協辦的《新疆環境保護》學術期刊做了有力宣傳,提升了自治區生態學會及期刊在全國的知名度。
責任編輯:蘇比努爾·吐爾地
自治區生態學會 供稿